一、个人简介
王文迪,食2321-2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中共党员。
录取院校:合肥大学

二、所获荣誉
专科
1.校优秀学生称号
2.首届“天元盈康”杯食品检验技能大赛三等奖
3.“金膳林杯”简历设计大赛优秀奖
4.第十三届山东省大学生科技节——食品加工与安全创新设计大赛产品组二等奖
5.第十四届山东省大学生科技节——第十一届山东省大学生营养健康菜创意大赛创意个人组三等奖
6.第十四届山东省大学生科技节——食品加工与安全创新设计大赛平面类二等奖
7.第五届山东省科普创作大赛科普设计类三等奖
8.“全民营养周”暨“5.20”中国学生营养日校园营养宣讲大赛优秀奖
9.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培训班结业证书








本科
第十六届山东省大学生科技节——山东省大学生生物化学技能与创新创业大赛生物化学实验技能组二等奖

三、考研经历
孤灯照影路,星火终燎原
考研确实是一场孤独的跋涉。王文迪原本准备的专业,招生简章发布时,这个专业突然停招了。当时她整个人都是懵的,专业课全都换新了,一切都要从头开始。但她并没有被打倒,经过几天的冷静,王文迪找到本校新专业所学的专业课本,重新备考。最后初试成绩出来,一志愿希望渺茫,又开始孤独的调剂之路,索性结局是美好的。王文迪说,考研路上注定要一个人走,那些独自啃下的硬骨头、熬过的深夜,终会变成照亮未来的星火。
三春耕耘录,九转功成时
王文迪的备考的核心是“精准”与“坚持”。她的复习规划分为三轮:第一轮夯实基础,用思维导图梳理专业课框架,逐章标注高频考点;第二轮专题突破,针对薄弱题型集中训练,每天坚持背单词和政治知识点;第三轮模拟实战,卡时间做套卷,训练应变力。她还分类记录专业课易混知识点,利用碎片时间刷政治题,通过仿写高分句型形成英语作文模板。王文迪认为,别盲目堆砌时间,要追求“有效学习”,把书翻到卷边、把真题嚼透,终会在考场上化作从容。

心舟渡沧海,云开见月明
备考期间,焦虑如影随形,王文迪摸索出一套心态调整法则。每晚睡觉前是“心态调整期”,她会隐藏微信小号朋友圈,回顾当天的学习内容和印象深刻的事情,调整状态并激励自己。调剂阶段最难熬,她每天记录微小进步,联系学长学姐咨询经验,搭建调剂信息网。想放弃时,就翻看备考初期写给自己的信,坚定自己的初心。王文迪说,崩溃时不要问“能不能考上”,而要问“此刻我能做什么”,黑夜再长,只要还在向前挪步,星光总会追上来。
化蝶舞新章,云山千叠路
考研的终点不是拟录取通知,而是重新认识自己的起点。王文迪回望这段旅程,最大的收获不是“上岸”,而是过程中淬炼出的心性——学会在目标崩塌时快速重建,在希望渺茫时依然向前。备考时反复推翻又重构的思维框架,如今成了应对未来不确定性的预演;调剂时整理的上百所院校信息库,练就了快速筛选关键信息的能力。前路或许仍有荆棘,但那些寒冬深夜背过的名词解释、崩溃后擦干眼泪继续刷过的真题,早已在她心底埋下不灭的火种。人生没有白走的路,考研如此,未来亦然。

四、给学弟学妹的寄语
“当你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你;而当你攀越群山,群山终将成为你脚下的阶梯。”别怕那些崩溃后独自收拾碎片的深夜,别慌那些背了又忘的“马冬梅时刻”,考研的本质从来不是战胜知识,而是驯服焦虑、雕刻心性的修行。请把“放弃”这个词从你的词典里撕掉——哪怕每天只推进半页笔记,哪怕调剂时被拒绝十次,只要你还在场,就永远有机会翻盘。最后送学弟学妹们我写在专业课扉页的话:所谓上岸,不是挤过独木桥的侥幸,而是证明你曾以“孤身造舟”的魄力,渡过了自己人生的第一片海。最后祝所有准备考研学弟学妹们有一个美满的结果!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2025年5月4日